托马斯·穆勒决定离开拜仁之后,关于他的去向成谜。前法国球星克里希在个人专栏当中表示,穆勒对于自己在新东家的年薪要求不是很高,他也不需要多少冠军奖杯,他要让自己继续发挥价值。克里希认为,穆勒有机会加盟英超队伍,不少英格兰足坛的俱乐部有机会免签则为德国老将。此前哈曼说过,不少英超中游球队想要签下穆勒,因为“二娃”的合同正好到期,其他俱乐部签下他不用掏出转会费,符合英超中游球队的财务实力。不过克里希认为,不少英超强队也需要穆勒这种类型的球员,而且这位德国老将的心态好,他也愿意成为轮换球员或者替补球员,那么他的选择面广泛,有机会加盟英格兰足坛的俱乐部。
利物浦夺冠了之后,阿森纳对待联赛的态度也让克里希不满,阿尔特塔的队伍输给了伯恩茅斯。克里希认为,枪手输掉了本场比赛不是一个好兆头,这句说明球队的状态不怎么样,他们在欧冠半决赛次回合翻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。虽然赖斯取得了进球,但是克里希觉得塔帅针对赖斯的安排心有余而力不足——赖斯需要“同频率”的队友,可惜萨卡和马丁内利的个人能力强,但是他们与赖斯的频率不一样。哈弗茨倒是与赖斯“同频率”队友,不过小凯不可能立刻复出。也就是说赖斯核心体系,目前缺少“同频率”的队友,打起来并不是那么顺手,所以克里希期待厄德高尽快恢复状态。
在阿森纳的中场体系中,赖斯的核心作用愈发凸显,但足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。他需要身边有能够理解他节奏、预判他跑位的搭档,就像交响乐团中默契的弦乐四重奏。萨卡和马丁内利如同灵动的独奏家,他们的单兵爆破能力是撕裂防线的利器,但偶尔与赖斯调度全局的思维会产生微妙的时差——当赖斯已经看到三传后的空当准备分球时,边锋们可能正专注于一对一突破的时机。 这种频率差异在快攻转换时尤为明显。赖斯擅长用简洁的触球串联攻防,而年轻边锋更倾向持球推进制造混乱。虽然两种风格都能创造威胁,但若能在关键瞬间达成共振,阿森纳的进攻将更具毁灭性。
哈弗茨的缺席让问题被放大,德国人此前与赖斯形成的双引擎效应,正是通过无球穿插和快速传切实现的——他们总能在对方防线组织前完成交叉跑位,如同棋盘上同步移动的皇后与车。 关于穆勒加盟英超队伍的可能性,有些人会说”二娃“的身板子太薄,他出道十几年来没有增肌。而且穆勒本身就是灵活的踢法,不太会身体对抗,他在职业生涯的暮年加盟英超,这不是自找苦吃吗?在克里希看来,英超早就过了”只依靠身体冲撞“的年代,脑子灵活的球员,在英格兰足坛可能更加具有立足之地。
穆勒的跑位、意识都还处于顶尖水准,而且他的经验能够帮助年轻球员,这是英超队伍看重他的原因。 当然,穆勒能否适应英超的节奏,关键还在于他能否快速融入球队的战术体系。尽管他的身体对抗能力并不突出,但现代足球更强调空间利用和团队配合,而这恰恰是穆勒的强项。他的无球跑动和精准的最后一传,依然能在快节奏的比赛中制造威胁。尤其对于擅长控球的英超强队来说,穆勒的阅读比赛能力可以成为破解密集防守的利器。 笔者(老同事说事)认为,穆勒的领袖气质和更衣室作用也不容忽视。在拜仁效力多年,他早已习惯了高压力环境,懂得如何激励队友,这对于志在争冠或培养年轻球员的俱乐部来说极具价值。
即便出场时间有限,穆勒他的职业态度和幽默性格也能为球队注入活力,这正是许多英超教练所看重的“隐形资产”。 当然,穆勒本人也需要权衡自己的选择。如果追求稳定的出场时间,中游球队或许更适合他;但如果渴望在职业生涯末期再冲击重要荣誉,加盟一支有竞争力的英超豪门也未尝不可。毕竟,他的经验和技术特点仍能在特定战术中发挥关键作用。 无论如何,穆勒的下一站都值得期待。英超的舞台或许能让他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传奇,而他的到来,也可能为英格兰足坛带来更多战术层面的思考与革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